2018年04月06日 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5日,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黃陵舉行。萬余名海內外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圖為祭祀典禮上舉行了樂舞告祭并放飛“巨龍”。 張遠 攝
中新社陜西黃陵4月5日電 (記者 張一辰)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陜西省黃陵縣舉行。萬余名海內外華夏兒女齊聚橋山黃帝陵,共同祭奠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黃帝陵位于陜西黃陵縣橋山之巔,世稱“中華第一陵”。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昭示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fā)展的理念,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和感召力的民族盛典。今年公祭活動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主旨,號召全體中華兒女勿忘根本,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當日,參加公祭大典的萬余名嘉賓在黃帝陵標識碑前莊嚴列隊,在鼓樂儀仗引導下進入軒轅殿祭祀廣場。公祭典禮在有九五之尊含義的9時50分正式開始,現場集體肅立,擊鼓鳴鐘。
在肅穆的樂曲聲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和平,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結一,中央統戰(zhàn)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許又聲,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先后敬獻花籃。
內地省區(qū)代表、港澳同胞代表、海外僑胞代表、臺灣青年代表等也分別敬獻花籃,向中華文明的始祖致敬。
陜西省省長劉國中恭讀祭文:吾祖赫赫,偉業(yè)煌煌,肇始文明,光被遐荒。制禮作樂,教民德尚,行造舟車,醫(yī)重岐黃……隨后,在場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據了解,典禮共有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等環(huán)節(jié),其中樂舞告祭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始祖慎終追遠,高山仰止之情。最后,一條長56米的“中華龍”在鼓樂聲中緩緩升空,演繹“龍馭在天”,呈現“同祀共仰”的盛典。
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