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7日 14:43 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原標題:法媒稱馬拉維人掀學漢語熱潮:以前優(yōu)先去英美 現(xiàn)在首選去中國
參考消息網(wǎng)9月6日報道 法媒稱,在整個非洲地區(qū),中國的影響力首先是通過巨額的投資衡量。在馬拉維,中國的影響力也通過學習普通話而表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商人開始學習普通話。
據(jù)法新社9月4日報道,這樣的情景幾年前還是難以置信的:首都利隆圭或布蘭太爾的居民同中國人用普通話洽談生意或者開玩笑。如今這就是現(xiàn)實情況。
馬拉維在同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十年之后,中國大陸已是馬拉維的第一大貿(mào)易合作伙伴。
報道稱,中國在非洲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或產(chǎn)業(yè)園區(qū)建設。
報道指出,為了從中受益,馬拉維人迅速調(diào)整到“北京時間”。布蘭太爾理工大學講師特姆瓦尼·姆貢達就是其中之一。他本人在中國的大學學習過,逢人就說普通話將成為世界語言,絕不能忽視,尤其對那些打算同中國做生意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姆貢達講述說:“我的一位朋友學習普通話之后作為翻譯發(fā)財了。他陪同中國的商務人士行走非洲各地,后者很多不會說當?shù)卣Z言。”上周末,一家中國企業(yè)在當?shù)貓蠹埳峡菑V告,招聘會說英語和普通話的馬拉維人。這位大學老師評論說:“中國人希望向全世界開放,但是他們的主要挑戰(zhàn)是語言。”
報道稱,同他一樣,很多馬拉維人因此學習漢語。馬拉維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馮建國高興地說,如今有超過一千人在孔子學院開設的課堂上學習語言。馮院長解釋說:“很多中國企業(yè)現(xiàn)在提供就業(yè)崗位。如果你會說、讀和寫中文,贏得這些工作就會非常輕松。而且這對你獲得獎學金前往中國學習也更有幫助。”
報道稱,孔子學院兩年前在利隆圭揭牌時,當時的中國大使王世廷只提到一個理由,“說漢語不僅有意思,而且有用”。
報道稱,剛完成在華學業(yè)的馬拉維《民族報》記者伊馮妮·孫杜表示:“中國提供了之前達不到的機遇。”
這位記者說:“包括馬拉維在內(nèi)的非洲大部分國家,那些希望學業(yè)深造的人之前都是優(yōu)先前往英國或美國。自中國開放之后,他們偏愛中國。”
利隆圭的大學生恩達齊奧納·姆龐德剛開始中文課程學習就已經(jīng)夢想前往亞洲旅行。她表示:“我要學漢語,如果我有機會去中國學習或者做生意,這樣就能避免一些困難。如果有些東西你不認識,語言就會是個障礙。”
為了吸引那些可能見識表意文字閱讀就灰心喪氣的人,孔子學院的宋老師迅速駁斥通常的錯誤認識。她保證說:“學中文并不很難。如果你的目標是當翻譯,當然會比較復雜。如果不是這樣,只要兩到三個月你就可以說中文了。”(編譯/劉卓)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lián)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wǎng)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