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13: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6月19日電 (曹丹)“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上個月,我創作的《燃燒的向日葵》《情深東西》兩件熔銅雕塑作品在法國巴黎展出,通過藝術展覽的形式推動兩國文化交流。”18日,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在浙江杭州的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內向大家介紹。
當日,“2024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采訪活動走進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在南宋都城臨安城遺址的中心位置,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解鎖傳統文化“國際范”新玩法。
一座清河坊,半部杭州史。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名街之一。街區內現有銅雕技藝、胡慶余堂中藥文化、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等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3項,“中華老字號”企業30余家,杭州文保和歷保建筑40余處。
作為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仁在傳承銅雕技藝的同時,發明了疊鑲銅建筑工藝,提升了銅建筑的承重力;獨創了熔銅藝術,用自然流淌的熔銅創作出一件件不可復制的藝術品。
“這件《燃燒的向日葵》作品是通過熔銅藝術手法對梵高代表作《向日葵》進行大膽創新,立體的作品讓向日葵更具鮮活的生命力。”朱炳仁介紹,熔銅藝術是將銅倒入坩堝熔化,在上千攝氏度的熔煉下變成液體,加入一定介質后,制成熔銅作品。
“熔銅作品不僅能與中國名畫《千里江山圖》相結合,也能將中國非遺技藝與西方經典油畫作品相‘融合’,創作出中西文化交融下的作品,非常震撼。”加拿大天時傳媒副主任周天浩一邊用手機拍攝一邊說。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潮”不僅體現在作品,還“潮”在愿意走近年輕人,玩出營銷新花樣。
“我們借助‘旅游+’方式,推出‘跟著朱炳仁游杭州’文旅路線,帶著大家走進朱炳仁先生鑄造的雷峰塔、杭州國家版本館、杭州德壽宮中的銅建筑和銅工程,將藝術作品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讓傳統技藝被更多人年輕人看見。”杭州朱炳仁銅藝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銅雕技藝開設旅游路線、胡慶余堂將人參沖進咖啡、方回春堂取首烏藤制入香薰蠟燭……如今,街區內越來越多中華老字號打破“次元壁”,跨界打造年輕人青睞的“潮”品牌。
“街區內的很多年輕元素激活了老街的傳統文化,讓老街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吸引海內外游客反復前往。”意大利《歐華時報》社長吳敏希望,借助海外華文媒體平臺,讓越來越多具有“國際范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世界看見。
據悉,2024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采訪活動于6月18日至21日舉行,2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將赴杭州上城區、余杭區、富陽區進行集體采風活動。活動由杭州市委統戰部(僑辦)、杭州市僑聯主辦。(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