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楊海燕)古鎮老街、檀園、十方畫院、古猗園......24日,來自法國巴黎培英中文學校的18名華裔學生來到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在這里探尋嘉定古鎮人文生態,觸摸嘉定新城科創脈動。
在古猗園,他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抓拍湖中游弋的野鳥“黑水雞”和盛開的荷花,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與涼亭內演奏的退休老人們交談,還嘗試彈奏樂器、哼唱歌曲。他們還品嘗了中華特色美食南翔小籠包,“太好吃了!”“還想再吃幾個!”滿足的感嘆聲此起彼伏。
王馨韻同學直言,自己非常喜歡吃南翔小籠包,這次才知道南翔小籠的發源地原來是南翔古鎮。“古鎮的建筑和園林設計也很特別,以后想到中國工作、生活。”
“這次帶學生回中國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看看自己的父母的家鄉,也是他們自己的家鄉,到底是什么樣的。現在的上海已經發展得非常迅速,非常好,孩子們和我說這里的地鐵很干凈,空氣很清新。”領隊老師生云琦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有幾個學生一開始不太說中文,但經過這幾天的研學,浸潤在全中文的環境之后,開始主動用中文來表達、交流,中文水平提升很快。“經過這次研學,已有學生說以后想來中國、來上海上學、發展。”
據了解,這群法國華裔青少年年齡集中在11歲至17歲,他們大多數是第一次來上海。旗袍、漆扇、書法、竹編燈籠、包餃子......余若萱同學是第一次來上海,她翻開手機相冊向記者分享在上海的所見所聞與所學所得,“這次上海之行對我來說非常特別,我媽媽是中國人,以前是聽她跟我講述有關中國的美麗故事,但我來到這兒后,才真實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當天,這些華裔學生還走進嘉定區汽車企業、參觀EV-AI智行港,了解自動駕駛最新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應用、體驗無人駕駛小巴。在上海汽車博物館參觀時,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和相關科技成果引發了大家濃厚的興趣,他們表示從中感受到人類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
據悉,此次“相聚上海”法國華裔青少年研學參訪活動由上海市僑辦組織舉辦。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上海市僑辦組織這些法國華裔青少年走進古鎮、園林,走進園區、企業,開展了不同主題的研學活動,旨在幫助這些法國華裔青少年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蓬勃生機,為中法文化交流埋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
此前,本次活動還組織他們參訪了上海文旅新地標——上海博物館東館和上海圖書館東館,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探究展品背后的文明密碼。
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次上海研學之旅,使他們對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對中國園林建筑藝術、中華特色美食、科學信息技術應用等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會把在這里的所見所聞都帶回法國,與家人朋友們分享。
據了解,這些法國華裔青少年于7月14日至28日在上海杉達學院學習中華語言文化,之后還將前往江蘇、浙江等地研學。(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